恩沙替尼治疗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阳性非小细胞肺癌专家共识

发布日期:
2022-04-20
出处:
中华肿瘤杂志,2022,44(4):297-306.
摘要:

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间变性淋巴瘤激酶(ALK)突变率为3%~7%。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比较,ALK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更易获得长期生存,因此,ALK突变被称为钻石突变。目前,在全球范围内,ALK-酪氨酸激酶抑制剂(TKI)药物已经有三代药物。中国已获批的ALK-TKI第一代药物为克唑替尼,第二代药物为阿来替尼、塞瑞替尼和恩沙替尼。恩沙替尼为中国自主原研的ALK-TKI,其疗效与阿来替尼相似,耐受性表现为一过性皮疹,从患者长期生存的角度而言,顺应性更好。恩沙替尼引起的皮疹表现与其他ALK-TKI药物不同,为了便于临床应用和为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,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的指导下,专家收集汇总了恩沙替尼常见的不良反应,并结合临床实践制定了明确的不良分级及具体处理方案,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。

展开

部分内容仅可在
临床指南app 查看下载

阅读免费指南
发送到邮箱

收藏

分享

评论
提交评论
/ 没有更多了 /
上传者信息
464253
于2022-04-22上传
编者信息
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

置顶